有人说,疫情之殇导致了芯片之殇。
2020年的一场新冠,全球经济停摆,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芯片制造产能降低,还有很多工厂被迫停工。另一方面,由于疫情的影响,全球的车企对今年的汽车需求量预估都不乐观,这些预期也导致了芯片制造商相应的调低了今年的芯片产能。
此外,在5G技术发展推动之下,居家办公、学习的人数增加,智能手机、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对芯片的需求在快速增加,芯片产能遇到挑战,抢占了部分汽车芯片的产能。
更重要的是,伴随汽车电动化、智能化、网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车用芯片的单车价值持续提升,推动全球车用芯片的需求快于整车销量增速,这也直接造成了芯片的供需失衡。
国产芯片之路
对于我国的信息化产业的局势,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叫“缺芯少魂”。这里的芯自然是指芯片,而魂则是指操作系统,这说的就是我们国内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是我国技术的短板,和国外的差距较大,急需补齐。
《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白皮书2020》显示,在中国每年2800万辆的汽车市场,中国汽车半导体产值占全球不到5%,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量在80%-90%。另据wind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汽车行业中车用芯片自研率仅占10%,90%的汽车芯片都必须依赖从国外进口。
而另据数据表示,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3076亿元),中国自产的汽车芯片规模不到150亿元,只占全球产能的4.5%,关键零部件如MCU等进口度超过80%-90%。
之前有消息称,比亚迪和华为已经开始合作开发麒麟芯片,并预计在不久后便会有新的突破。对于这样的说法,比亚迪相关人士回应称,“该消息不属实”。 资料显示,比亚迪半导体成立于2004年10月15日,如今已成为国内自主可控的车规级IGBT(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)头部厂商。比亚迪希望依托比亚迪半导体在车规级半导体领域的积累及应用,逐步实现其他车规级核心半导体的国产替代。
但路漫漫其修远,虽然国产芯片未来可期,但受制于投资周期和市场门槛经验不足,道阻且长。